从北京十一学校到iSchool未来学校,看弹性教学、主动学习的10年探索丨头条
教育发展到今天,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社会各方面都很焦虑,都期盼着对方改变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改变。大家都在等,等着环境变好就可以做事了。
如果大家都这么等,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好的环境?我们决定不再等了,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,给别人的进一步改变创造条件,总得有人先承担责任和风险。
北京市十一学校变革过程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观点,首先改变自己,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,怎样做得更好。通过学校改变,方便老师改变;通过老师改变为孩子的改变创造条件;通过孩子的改变让家长看到改变给孩子带来的优势,从而让家长进一步改变。当整个社会发现这样的变革是安全的,那么社会也能接纳这种改变。
十一学校当年改变,不是要追求什么理想,就是想解决工作中的痛。当时无论老师上课,还是孩子学习都面临一个巨大困难。孩子们未来发展方向不同,学习内容上的需求就不一样;孩子们原有学习经历不同,导致现有学法上有差异。把这么多不同的学生聚在一间教室,用相同的方式和内容来帮助他们学习,是很痛苦的一件事。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。
怎么办?我们自己必须先改变。
提到“弹性”,我首先想到的是做衣服。有了弹性,衣服大小才能有所调节,以适应每个人。
教学同样如此。每个学生本就不同,成长过程中差异会变得更大。尽管目前还没能实现,但“满足每个人的差异”是教育人不变的追求。
经过近10年的建构、完善,十一学校形成了分类分层的课程体系。得益于此,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向个别化推进了一步,至少成功做到了类别化。
在我看来,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,和“弹性教学”的目的一样,它们想解决的问题,都是学生的差异化需求。
如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?首先得弄清他们到底存在哪些差异。我们观察发现,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:学习内容、学习水平、学习时间、学习空间、学习方法。
学习内容差异:以不同课程解决
学习内容的差异需求如何满足?十一学校从2010年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。到今天为止,尽管我们还没有做到彻底的个别化,但基本实现了类别化。
那么,学习内容差异需求的类别化满足,是怎么实现的?我们的做法是,一门学科给不同的孩子开不同课程。
下面以海南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(由十一学校和海南省政府合作开办)的数学学科为例。
iSchool高中段数学开设了数学Ⅰ、数学ⅡC、数学ⅡE、数学ⅢD和数学Ⅳ课程。
其中,数学Ⅰ和数学Ⅱ内容不同。理由很简单,要让课堂效果更好,必须给孩子们一些挑战性。尤其遇到天赋很好的孩子,如果仅在某个范围内(比如高考)让其不断重复,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。而且,即使是高考,一旦失去兴趣后果也非常严重。
因此,我们希望能针对孩子的不同需求,提供给他们相应的内容。让孩子多学一点没什么不可以,至少会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抵触情绪,认为学习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体验。
第二,数学ⅡC和数学ⅡE内容一样,都是国内的高考课程,但语言不同,原因是国际化需要。今年的疫情给大家上了一课,有些孩子学了国际课程,想出去出不去怎么办?如果孩子们学的就是国内数学,只是语言不同,那么既能满足国际高考内容的需求,也满足国内高考要求,进退自如。
第三,数学ⅢD是高中阶段我们引入的DP(the Diploma Programme)课程。我们认为这个课程老师和内容的引入,对提升自身的课程水平很有帮助。
第四,数学Ⅳ就是高考复习课程。下面这张图就体现的是iSchool数学Ⅰ、数学ⅡC/ⅡE、大学先修和数学竞赛课程在内容上的具体差异。通过课程的多元,我们解决了,或者说类别化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内容的不同需求。
学习水平差异:以对应目标、辅助、任务缓解
学习内容差异需求解决了,学习水平的不同需求该如何解决?我们的做法是,通过课堂的目标分类和异步指导,缓解现有学习水平的差异。
以一堂英语课为例(上图为课堂文本)。根据学校的长期调研,iSchool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大致分为三类。为此,我们对每一类学生首先设置了不同的学习目标:
C层:用不同颜色对核心词汇和短语进行标注,其中红色标注的是拼写词汇,绿色是识读词汇,蓝色是短语。另外,少数词汇直接附中文释义。
B层:用不同颜色对核心词汇和短语进行标注,其中绝大多数核心词汇是拼写词汇。此外,标出阅读任务中需要分析的词汇“go-getter”。
A层:对核心词汇和短语进行标注,所有核心词汇都要求能拼写。同时,标出阅读任务中需要讨论的表达 “Every minute counts!”
通过文本的设计,通过课堂,解决了学生的差异性目标,有益于学生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。
其次,辅助不同。由于差异性,要帮助不同孩子真正学下来,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工具、搭建脚手架、给予学习资源,这些辅助是不可能一样的。
C层:给核心词汇的学习提供较多辅助,学生通过例句解读词义。
B层:给核心词汇的学习提供一些辅助,学生通过例句解读词义,并结合上下文推断少数单词的含义。
A层:给核心词汇的学习提供全英文辅助,学生通过英文释义和例句理解词义,并结合上下文理解更多的单词和短语。
再者,任务不同。孩子们在学习中是通过逐步完成一些任务实现学习效果的,这些任务也不能一样。相同任务对于不同的孩子,太简单可能引不起兴趣,太难则根本无法完成。
C层:理解段落大意,并进行信息匹配.通过中文提示辅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。
B层:概况段落大意,并训练利用关键词定位信息和获取支持性细节。通过英文提示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。
A层:画思维导图,并训练知识的迁移运用和个人观点的表达。
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目标、辅助、任务的分类设计,我们缓解了孩子们现有学习水平上的差异。
学本突破空间、时间、方法限制
再一个,就是通过学本突破空间、时间的限制,支撑多元学习方法。今年2月6日,iSchool的教师们开学报到。因为疫情,有的教师报到地点就在自己家里。2月10日,全校学生开学,开学地点全都在自己家里。我们没有因为疫情而打乱教学计划,孩子们在家里全都按照课表学习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,时间、空间打破后,教学怎么解决?学校可以怎么支撑?
当时有老师提出,可以录视频发给孩子们看。我问老师们:“你们谁有这胆儿?一个家庭三代七口人,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在家陪孩子听课,要让每个人听着都满意,谁有这本事?”我“吓唬”老师们,再不变我们就活不了啦。于是,我们走向另外一种教学形式,依托于学本。下图就是物理学科的一个学本示例。
为什么选择“学本”?这缘于对教学的理解。我们认为有学一定有教,有教一定有学。所有的教学过程教师一定要贯穿全程,区别只在于,是面对面教师说孩子听,还是用文本教师写学生看。
它们都属于教学,不能说看书是学、讲就是教。教与学是同一种关系,它是一只手的手心手背,而不是左右手。
以“学本”进行教学,优点是能否打破空间、时间和学习方法的局限,对每个孩子都很好。它同样也有缺陷,如果文本能力较弱,孩子们读起来就不容易理解。它不像当面上课,教师的肢体、语言、神态、文本都用上了,可以彼此解读。
通过学本,我们从个别化的角度上又往前进了一步。
目前,iSchool正在摸索符合未来办学的1.0版本,到2021年暑假1.0版本会基本实现。具体到教学而言,我们会进一步推动个别化和主动性。我们希望关注到每一个孩子,所以个别化始终是我们的追求。
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感,主动还是被动起着很大作用,主动的话幸福感会更强。所以,我们把主动性也作为教学方向之一。
什么是主动学习?什么样的行为才算主动学习?关于这点大家可能有一个误区:认为一个人看书就说明学习主动,老是听别人讲就说明学习不主动。
是这样吗?恐怕“看书主动、听被动”的判断不大合适。有些孩子即使听他也是主动的,有些孩子看书但他其实也是被动的。特别当孩子们按照严谨的学案去看书,全是被动学习——学案让看哪一段就看哪一段,学案说哪里可以找到答案就去哪里找。
究竟什么是主动?我认为,主动实际上是自己去探究学习内容,探究学习方法。关于主动学习,iSchool也进行了一些探索。
第一个是自主阅读。除了给孩子们带有明确任务的阅读,我们也有必要提供一些选择,让他们自己去读。自主选择解答问题的方案,自主归纳学习的内容,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。
第二个是设置小学段。这也是十一学校坚持了很长时间的设置。
在小学段里,学生要自主确定学习内容、定学习时间、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。十一学校每学期有两个星期不上课,这两个星期学什么,每个孩子自己定,不明白就找导师咨询。
一天不上课,作息时间怎么安排,自己定;每个内容什么时间学,用多长时间学,自己定;用什么样的路径去完成,自己定;利用什么资源完成学习任务,自己定。如此,可能才能真正去刺激孩子的主动。
自主程度多大比例合适?目前,iSchool的基本做法是:六年级自主比例是8:2,七年级是7:3,八年级是6:4。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。
秦建云
海南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校长
•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助人幸福?在于四个维度、四条路径、四次转身